首頁 >

高齡新知

20201109 園藝療癒力-結合自然元素與照護的綠色醫生 系列報導(一)

陳鼎尹 專案經理/中正高齡

運用「園藝」進行「治療」的綠色照護

長期照護係指促使患者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各方面皆達到最佳狀態的服務,並具有「連續性」以及「跨域性」-即跨越醫療與社會服務領域的概念。[註1]而園藝輔療(Horticultural Therapy),是為運用植物、園藝活動與綠自然環境作為促進人身心健康的手段。[註2]兩者的結合即是「綠色照護」(Green Care):以自然元素作為基礎,將人們與庭園、農場、森林、植物、地景乃至動物的互動作為方法手段來促進其身心健康。可運用於照顧包括精神病患、智能障礙者、學習障礙者、憂鬱、過勞者、老人、罪犯等身心狀態不佳者。[註3]在高齡化現象日趨顯著的今日,透過農場、花園等戶外環境設計針對高齡者之相關療養、照護或治療活動已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研究指出,花草及園藝相關活動是協助個人暸解自己及周圍世界的一種輔療方法,[註4]運用於高齡者復健及延緩老化上可以帶給其在生理、心理、社交、認知以及經濟方面的效益。[註5]國外已有不少高齡農場、失智農場的案例,台灣社福機構也開始導入應用、亦有相關團體,例如2013年由王憶敏女士等人發起成立的社團法人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


被照護者的開心農場

綠色照護農場依其自然景觀、規模與植栽而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設計。一種是以農場為中心或主要附屬設施的療養機構或日照中心,因其場域較具規模可以進行更廣泛多元之運用。以荷蘭 Reigershoeve 失智農場為例,是一個針對失智症患者之人生後期安養自然場域,提供團體家屋照顧模式(24小時)、日間照顧服務。其農場相當廣闊,一公頃的面積設有團體家屋、農地、動物區、體適能區、兒童遊戲區、池塘、溫室花房、戶外蔬果種植區,能夠提供住民充足且多元化之綠色療養環境與。[註6]日本奈良Kizunaya農場則是針對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提供之日間照顧服務,透過輔導其參與草莓、大麥、蔬菜、橘子等作物的輕技能農務實驗計畫,促進其體能、人際互動以及重新融入社會。除了依患者表現給予薪資,也會結合地方政府、企業和學校帶領患者參與球賽、運動、物產展覽等活動,推動社區融合和地區共生。[註7]


兼具養生與輔療功能的花園

另一種係小型園藝輔療的形式,利用溫室或建築物附設景觀(如園圃或空中花園等)施行,亦可以搭配諸如社區融合之活動場域。以日本九州水俁公園(政府委外經營之模式)為例,營運者雇用15位20-64歲知障者進行公園溫室的植栽培養作業與園區管理,同時具有輔療與知障礙者輔導就業之概念。園區種植玫瑰、草莓、西瓜等作物,並具有玫瑰花牆(300公尺長)、聞香玫瑰區、蔓性玫瑰隧道區、牡丹玫瑰區與品種區等玫瑰多元主題特色區。[註8]慈濟台中分院則與與台灣綠色養生學會合作,定期由志工來訪並於三樓空中花園為住院病患進行園藝治療活動,種植空心菜、莧菜、秋葵、香草等作物,特色有五感體驗盆栽、浴廁盆栽組合、水生植物、花組合、靜思語的菜拓卡、迷迭香手工餅乾等等。[註9]


以綠色療癒推動高齡友善環境

由以上可了解,除了農場之外,公園景觀、社區園圃乃至其他人為/非人為自然環境皆可以是從事綠色照護的場域,小規模植栽園圃與可食性地景依樣可以搭配植物特性設計輔療課程,發揮綠色療癒力。除了身心疾病者,經濟作物之植栽、相關園藝活動亦可以提供中高齡者有給職之工作機會,連結中高齡就業議題,或者將相關空間規劃與社區營造整合,成為可以進一步延伸發想、創造更多高齡友善環境的方向。

[註]:
1.邱啟潤,〈長期照護的本質與理想是什麼?〉,《高醫醫訊》,2014年4月,
2.林木泉,〈長期照護與園藝輔療〉,《聖母醫專》,2014年4月,
3.〈歐洲「綠色照護」一瞥〉,《台灣光華雜誌》,2009年10月,
4.黃盛璘,《走進園藝治療的世界》(台北:心靈工坊2007年)
5.郭毓仁,《遇見園藝治療的盛放》(新北:養沛文化館,2015年)
6.巫瑩慧,〈走進日本和荷蘭的失智農場〉,《銀享全球》,2017年11月23日,< https://blog.silverliningsglobal.com/%E8%B5%B0%E9%80%B2%E6%97%A5%E6%9C%AC%E5%92%8C%E8%8D%B7%E8%98%AD%E7%9A%84%E5%A4%B1%E6%99%BA%E8%BE%B2%E5%A0%B4-66224bdaa346>。
7.同註6
8.沈瑞琳,《綠色療癒力:台灣第一本園藝治療跨領域理論與應用大集》(台北:城邦文化,2010年)
9.同註8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郭毓仁、張滋佳,《綠色醫生:園藝治療與個案故事》(台北:文經社,2010年)
郭毓仁、鍾毓財、劉思妤,《園藝療法實案操作:撫慰智能障礙者的綠參與》(台北:詹式書局,2014年)

回列表頁